国家 社会保障部发布四份新职业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
2020-09-10 14:11:28 来源:中国商报
1
听新闻

8月下旬以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先后发布了四份新职业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其中涉及网约配送员、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等新职业。那么,这些新职业的就业前景如何呢?

网约配送员:

价值将更加凸显

网约配送员,是指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等,接收、验视客户订单,并根据订单需求,按照平台智能规划路线,在一定时间内将订单物品递送至指定地点的服务人员。报告指出,网约配送员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生活的“新基础设施”和新业态吸纳就业的典型代表,有力支撑了“数字经济”时代生活服务业新旧动能转换和就业结构转型升级。

根据《2019年及2020年疫情期间美团骑手就业报告》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通过美团平台获得收入的网约配送员总数达到398.7万人,同比2018年增长了23.3%。在美团平台就业的网约配送员中,有25.7万人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网约配送员总量的6.4%,其中已有25.3万人实现脱贫,脱贫比例高达98.4%。

报告指出,从消费市场需求看,中国人均GDP已经突破一万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消费规模扩大和消费升级呈现并行发展态势,消费者的网购类型也愈加多样化,以往三日达的时效已不能满足日益多元的生活服务需求,而餐饮、生鲜、药品等具有明显的即时属性,更需要被迅速地配送到消费者手中。

同时,网约配送员也是移动互联网技术革新的产物。即时配送平台通过运用机器学习、运筹优化、调度仿真等技术,研发智能调度系统,可实时跟踪网约配送员行进的方向和当前位置,结合实时运单情况,按照系统计算出的效率最高的方式分派和优化订单。以美团为例,在高峰期,每小时要支持29亿次的路径规划算法,平均0.55毫秒规划1次路线。此外,公司还不断研发智能电动车、智能配送餐箱、智能语音助手等。

“随着国家对‘互联网+’、平台经济等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不断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预计未来5年餐饮和零售线上化率将涨4-5倍,带动即时配送行业规模相应增大。”人社部报告指出,预计未来5年网约配送员的需求量约为3000万,即时配送订单规模快速增长,配送劳动力缺口仍长期存在,网约配送员市场价值将更加凸显。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

未来五年缺口巨大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智能制造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发展机遇的主攻方向。根据国家统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产值规模占全球的比重在19%-21%之间,2018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6.5万亿元,占全球的28%,排名第一。

尽管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在不断加大,但在高端芯片、电子制造等高端技术领域的自给率严重不足,从事制造业智能化所需的软硬件开发与服务人才严重缺失。由此,新职业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应运而生,承担着推动中国高端密集型制造业发展、创造全新制造模式的重要职能,助力中国占领全球制造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是指从事智能制造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对智能制造装备、生产线进行设计、安装、调试、管控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猎聘大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智能制造中高端人才占整个制造业中高端人才的35.89%,与2016年、2017年相比,智能制造人才在制造业人才中的占比呈逐年增长态势。

近年来,相关部门机构陆续出台政策法规,扶持和推动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其中,中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从2015年开始,已公示了4批,总数为307个;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项目从2016年开始已公示共3批,总数为509个。

在智能制造的产业链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成为智能制造业发展的底层驱动力,是智能制造系统具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能力的基础。近年来,大数据产业园也是数量最多的产业园类别,达到111个。其次是综合园区,达到96个。

一般发达国家智能制造产值约占高端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的25%-30%,我国目前智能制造行业约占高端装备制造业20%左右。根据《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政策,我国智能制造行业所占比重将会逐渐增大,且增速快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增速,预计未来五年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量将达到900万人。

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

医疗资源的有力补充

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担负前沿“守门员”和准“全科医生”的角色,从事出生缺陷防控宣传、教育、咨询、指导以及出生缺陷发生风险的循证信息、遗传咨询、解决方案建议、防控管理服务及康复咨询,是作为有效医疗资源的补充和延伸服务,协助医生完成临床决策、临床管理。咨询师的工作重点在于诊治前后的服务工作,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桥梁。

报告显示,我国每年约1500万新生儿出生,计划怀孕夫妇约1279万。按照家庭的咨询需求,全国各级政府机构、妇产医院、儿童医院、专业公共卫生等机构,均应至少配备1-2名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预计未来5年,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的需求量约为100万。

据第三方调研平台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目前从业人员41.02%年龄集中在31-40岁,占比最高。其他年龄段占比分别为:20岁以下占比0.18%,21-30岁占比24.30%,41-50岁占比25.48%,51岁及以上占比9.02%。这一新职业不仅为从业人员提供了新的职业选择,也为有经验的从业人员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晋升空间。

报告显示,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本科学历最多,占比为46.50%。其他学历占比分别为:高中/中专及以下占7.70%,大专学历占25.44%,硕士研究生15.89%,博士占4.47%。

从单位性质来看,专业医疗机构中的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最多,占比67.23%。其他分别为:10.85%在社区卫生机构,14.58%政府机关、企业,6.05%在检测机构,1.29%在残联康复机构、教育机构、社会公益组织。由此可见,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的从业范围并不只局限于专业医疗机构,而且分布在与出生缺陷防控相关各行各业,就业面广。

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主任朱军表示:“出生缺陷一直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着儿童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社会影响,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家庭的幸福。当前,出生缺陷防控咨询领域相关人力资源匮乏,人才队伍尚未形成,未来发展前景较好。”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