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演员、演戏,到底如何理解?著名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主席李雪健日前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认为,“演员”两个字沉甸甸,因为里面有前辈挣得的荣誉、有时代赋予的责任、有人民殷切的期待。应该把荣誉、责任、期待变成不断向上的动力,更好地进行创作,给“演员”这两个字增光添彩。
“演戏是一种光荣的职业”,这是李雪健这篇文章的标题。这句话起码传递了两层意思:演戏首先是一种职业。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在现实中,有人对职业这个词怀有不小的偏见与傲慢。从根本上讲,世界上所有的行业,我们从事的所有工作,都可以归结为职业。而职业与职业之间,是平等的,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尤其是在人格和尊严上,不能进行简单的层级划分。但在现实中,职业常常被划为三六九等,而划分的依据,往往以收入为唯一的标准。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心安理得地享受着高薪,保持着对中下层的精神优越感。
李雪健文章传递的另一层意思是:演戏是一种光荣的职业。既然是职业,那就要保持基本操守,要有一定的职业规范,要讲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光荣更多是一种内心的认可和追求,要尊重自己的职业,表现出应有的“职业范”。
诚然,职业是立身之本,很多人把其理解成为“饭碗”,这并不错,但不能把职业直接矮化成对金钱的追求,乃至对金钱不择手段的追求。除了金钱,对于职业再无期许,而只要拥有金钱就拥有一切,为了金钱就可以牺牲一切。当职业观走向这里时,或许也就意味着各种悲剧性的开始。
不必讳言,现在有些职业失去了自身的光荣感,有些职业乱象的产生也与此有关。演戏不管贴上多少标签,从根本上讲仍然是一种职业。对于演员来说,不管身上有多少光环,依然要恪守职业规范。李雪健列举了一些乱象,如有的演员突然获得大名大利,开始飘飘然,自我膨胀,什么勾当都敢干。当然,某些社会环境也为他们提供了膨胀的土壤。还有一些作品,观众一边看一边骂,创作者一边挨骂还一边挣钱,这样的作品是有经济效益了,但是社会效益何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丢了职业身份,失去了职业光荣感。
职业光荣感,更多是一种内心价值,是建立在职业素养基础上的。对于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来说,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是职业人。至于说收入,不能说不考虑,但起码不是唯一目标,更不是为了收入不择手段。而一个人进入一个行业,选择一个职业,也得树立“三根线”意识,要知道职业的底线在哪里、职业的红线在何处、职业的高线是什么。简单地讲,要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哪些可以碰,哪些不可以碰;哪些可以学,哪些不可以学。
在职业素养基础上,还得有一点精神追求。现在有一种现象,那就是怀疑一切,解构一切,很多人不再相信理想,甚至不再敢于谈论崇高,似乎一讲理想就显得虚伪,一谈崇高就显得幼稚。这是十分可怕的,尤其是像演戏这个职业,演员本来就容易受到各种诱惑,如果职业价值发生了动摇、扭曲、变形,那将生成什么样的职业风气?想想都很可怕。
李雪健讲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那就是永远不要失去职业的光荣感。过去对于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讲得比较多,而现在因为各种原因,经常被扔到了一边。从根本上讲,这属于价值观的问题,具体化来说,那就是如何认识我们的职业,如何从事我们的职业。职业是饭碗,但又不仅仅是饭碗,衡量一个职业的价值,不仅是浮在碗上的肉,有时还要看埋在碗下的粮。(毛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