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藏拉萨市当雄县的唐古拉山脉冰川上的一个办公位火了。海拔6100米的山坡上,一张孤零零的办公桌,四下没有建筑,只有一片白茫茫的冰川。一位小伙坐在办公位上,面对冰川风景埋头办公,这场景吸引了无数网友,大家也把这个工位称为“全世界最孤独的办公位”。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上了影像中独自办公的90后藏族小伙罗布仁青。阳光帅气的他,说到自己的这个办公位时,有些腼腆,“没想到一段视频让自己这么火,其实我的工作是监测家乡的水源地,在冰川上工作虽然辛苦,但这是我应该做的,我要对身后那么多用水的人负责。”
在冰川上办公,独享一片风景
在空旷的唐古拉山冰川上,摆着一张办公桌——这张被网友称为“全世界最孤独的办公位”的办公桌属于90后藏族小伙罗布仁青。1992年出生的他,2015年毕业于贵州一所大学,两年后进入当地当雄县净土产业投资发展公司水厂,专注于水质监控和检测。水厂提供唐古拉山冰川融水,因此他经常需要在冰川上工作。
2017年,刚刚参加工作两三个月的罗布仁青向领导提出在冰川设一个办公位的想法,被采纳后,便有了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孤独办公位”。
“以前是取水样后带回来检测,后来是背仪器到现场,现取现做检测。”罗布仁青告诉记者,山上都是砂石,放电脑和仪器很不方便。他和同事在附近搭了这个办公位后,放器材就方便多了。“这里没有人来,办公位放在这里很安全,不用时,我就用帐篷罩住。”
“办公位所用的物品都是我和同事一点点背上山的,相当不容易。当时把办公位安装好后,我高兴极了,有强烈的浩渺空阔感;坐在办公位上,俯视周围冰川,真有独享这一片风景的豪迈。”罗布仁青说。
每周上山取一次水样,往返近300公里
罗布仁青告诉记者,他大学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后来才转行做水质检测。“这个过程其实挺困难的,接触和自己所学专业完全不一样的内容,相当于从头再来。”罗布仁青说,入行跟着师傅学,之后越来越熟练,就能一个人单独到高原冰川上取水样。
“我去冰川的次数现在基本上每周一次。”罗布仁青介绍,从公司驱车到达唐古拉山脚下要2到3个小时,140多公里,然后步行上山。沿着陡峭的山坡走三四公里,耗时一个多小时到达水源检测地,他要取三至四点位的水样,他的办公位就设在其中一处取样点旁。
“唐古拉山海拔7111米,我并没有到山顶上去过,一般都是在海拔6200米到6400米处工作。”罗布仁青说,当雄县的海拔平均高度为4200米,在海拔4200米到海拔6000多米的冰川上工作,上山过程尤为困难,往返近300公里,费时8到10小时。“有时带些自热饭,在山上对付着吃一下。”
最担心的是大风、感冒和野兽
“这里一年四季都冰雪覆盖,冬季室外气温低至零下20多摄氏度,再加上冷风凛冽,脸上手上像被刀子刮一样生疼。”罗布仁青说,每年的冬季是上山最难的时候。“最怕遇到大风、感冒和野兽。这里的风几乎要把人给吹走,你得弯着身子,有时还得扒着石块前行。”罗布仁青说,风里还夹带着沙子,迎风眼睛都睁不开。当雄县8级以上大风年均可达74天,最多可达128天。
感冒也是很可怕的,在高原上感冒发烧会让机体耗氧量更大,加重高原低氧,感冒病毒会因此损害呼吸道上皮,易发生高原肺水肿,有致死的危险。罗布仁青告诉记者,自己在山上曾两次患了感冒。“头疼欲裂,非常难受。”但为了检测,他还是忍着身体上的不适前往,“因为我要对身后那么多用水的人负责。”
野兽出没也是一大危险。“野兽一般出现在海拔较低的有植被覆盖的地方,通常有狼、狗熊等等。当地居民说见到过的,我很幸运,都没有碰到过,但必要的防备还是要做的。”罗布仁青说。
保护洁净水源 就是保护家乡支柱产业
也许是因为工作太忙,罗布仁青至今单身。罗布仁青的父母是牧民,家里原先养了40多头牛和40多只羊。“牛还养着,羊现在都卖了,一只羊可卖一千多元,家里收入还不错。”
罗布仁青所在水厂的总经理扎西次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他们水厂的水源是冰川融化的水,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给用户提供的水是最优质的。而罗布仁青则是守护这一片水源的一分子,像他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为建设家乡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罗布仁青说,他很多大学同学毕业后去了一线城市,自己回到家乡,守护这一片珍贵的水源。“同学们都调侃‘别人靠天分吃饭,我是靠天吃饭’,天天写的是水质报告。”罗布仁青笑着对记者说,“虽然在冰川的办公环境比较恶劣,但自己和同事能为保护水源做一些工作,感觉还是挺幸福的。”
罗布仁青和他这个冰川上的办公位火了,网友纷纷为他点赞。对此,罗布仁青有些不好意思,他多次对紫牛新闻记者表示,其实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还有很多同事也参与了,让自己享有这些赞誉有些受之有愧。“我们其实是想家乡的好水让更多的人知道,把这些好水带给大家。”
“水产业已经成为我们当雄县的一个支柱性产业,也想向外推介一下。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越来越多像罗布仁青一样的年轻人,回乡来守护这片水源,参与建设家乡!”西藏自治区当雄县宣传部副部长边贵对紫牛新闻记者说。(紫牛新闻记者 梅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