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造一支“留得住、带不走、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根本支撑
教育扶贫、先扶教师,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精准扶贫的关键。多年来,上海着力聚焦三个方面,帮助对口地区打造优秀教师队伍。一是“派进去”,2000年起,每年选派100名骨干教师赴云南13地州市开展支教。20年来,上海选派优秀教师赴云南支教成为沪滇两地重点合作的方式。援派教师发挥“嵌入式”帮扶作用,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生动的教改经验嵌入对口学校,与当地教师深入交流、互助成长,成为一颗颗催发对口地区学校教改的“种子”,为云南全面夺取“两基”攻坚胜利、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出了贡献。二是“请出来”,每年安排数十个教育人力资源培训项目,集聚全市优秀教育培训资源,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遴选3000余名对口地区骨干教师、优秀校长和管理干部开展专项培训实地观摩,提升了对口地区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水平。三是每年安排100余位对口地区学科专任教师、优秀校长和管理干部来沪开展跟岗培养项目,师徒带教、融入现场,近距离观摩和深度借鉴上海教改实践,实地感受新时代学校教改新理念、新趋势、新实践。
2.促进对口地区学生全面就业、充分就业是根本途径
促使贫困家庭学子实现高质量就业,是帮助贫困家庭尽早脱贫的重要途径。上海注重从三个方面促进对口地区学生就业。一是以“接地气”的职业教育帮助学生高质量就业。上海集聚25个职教集团、1300余家单位的资源优势,建立了“上海职教集团+对口地州市”“上海职业院校+对口地区职业院校”“上海行业企业+对口职业院校”等多种结对形式,采取联合招生、师资培训、干部交流、专业共建、实训基地援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支持发展当地产业急需的职业教育,一系列“接地气”专业吸引了对口地区学生报考职业学校学习技能,成为对口地区学子依靠技能和双手致富、带动家庭脱贫的重要途径。二是以“兜底式”招生促进就业脱贫。从2017年起,上海按照教育部部署,精准对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滇西未升学的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启动了来沪接受优质中职教育的工作计划,用上海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帮助对口地区学生掌握精湛技艺,夯实学生就业的关键基础。三是以“全覆盖”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全面就业。这些年来,上海高校每年招收400位来自全国52个未摘帽贫困县毕业生,还有不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零就业家庭学生、农村生源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这些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往往直接关系一个家庭的生计。对此,上海每年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时都给予重点关注和额外指导,在语言培训、就业指导、岗位推荐等方面强化“一对一”精准指导、给予额外补贴,帮助他们全面就业。
3.探索教育对口支援服务机制模式创新是根本动力
上海在对口帮扶实践中探索创新,在探索创新中精准聚焦,着力提升对口支援的针对性、实效性。一是建立“1+11”基础教育互助成长共同体。沪滇两地于2016年签署《基础教育互助成长行动计划合作备忘录》,上海14个区与红河、文山、普洱、迪庆四州市对口区县建立教育共同体,通过互访交流与研讨,教材与教学方法借鉴,师资培训与专家指导、学科教师与管理干部跟岗挂职等方式,提升了对口地区学校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辐射了上海基础教育改革经验。二是在职业教育领域,搭建了“联盟式”资源共享新平台。2014年起,上海依托该平台推动上海职业院校与对口地区职业学校全面对接,在专业建设、师资培训、课程教材开发、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点对点”精准帮扶,提升了对口地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学生实训成效和学校管理能级,学生就业率持续跃升。
4.聚焦重点地区分类施策、重点攻坚是根本策略
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既要发挥支援地的优势特长,更要对接受援地的所需所盼。只有实现供需有效对接,才能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提升帮扶实效和受援地获得感。为此,上海在面上统筹、整体落实“7省20地州市101个县”对口支援任务基础上,聚焦重点地区分类施策、重点攻坚。沪滇合作聚焦高等教育。这些年来,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东师大、上海师大等上海高校与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大理学院、云南昭通学院、云南中医学院等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本科生交换培养、上海高校面向云南定向招录硕博研究生、兼职博导互聘、联合科研攻关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上海和喀什合作聚焦职业教育。上海立足喀什产业发展和就业需求,重点加大职业教育对口支持力度,尽全力帮助喀什地区打造成为南疆职业教育高地和促进南疆脱贫致富的法宝。同时,深入推动开展双语教育,帮助喀什地区实施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段的双语教育,使喀什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上海和遵义合作聚焦辐射上海教育改革制度成果。发挥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溢出效应”,深入实施“金种子”校长和教师培训项目,支持和帮助遵义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5.促进师生交流交往和民族团结一家亲是根本目的
这些年来,上海选派出去对口支援的干部教师,政治素质和业务素养都比较高,与当地教师和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树起了上海教育的名片,赢得了当地师生的尊敬。上海对来沪接受培训和跟岗实践的学校干部教师,工作上倾囊相授、毫无保留,生活上关心照顾、竭尽全力,让受援地干部教师收获满满、倍感温暖。上海定期组织市级学生艺术团赴受援地汇报巡演,与当地学生同台献演,并定期邀请受援地学生来沪参加艺术表演,促进了青年学生交流交融。上海师生与对口地区师生在紧密的工作实践和倾心的沟通交流中结成了战斗友谊,成了知心朋友和远方亲戚,虽远隔千里但心连着心、情系着情,让扶贫协作双方都深深感受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馨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4日06版)